5月18日,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李飚、唐芃教授团队应邀到烟台大学进行学术交流,为建筑学院师生分别作了题为“从数字肌理到数字空间的演化”和“以古为新——历史地段保护与更新中的数字技术应用”的学术讲座。院长隋杰礼主持讲座会。
李飚教授深度剖析了数字化技术如何对城市肌理与建筑空间形态带来颠覆性变革。他聚焦于数字化技术在此领域的实际应用,回顾了团队早期的研究成果,特别是与城市村庄智能体紧密相关的创新实验。该实验能够自动模拟徽州民居的建筑精髓和构建体系,通过人工调整,精准地呈现徽州民居的特色信息图。在讲座中,李飚教授着重强调大数据在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中的核心地位,提倡用数学语言定义传统建筑概念,以更直观地展示地块指标、村落演变及道路系统变化。面对城市地块划分、空间布局及容积率等挑战,李飚教授提出用数学手段设定设计目标,精准划分地块。他运用肌理数据探寻相似性,并通过大数据分析提炼形状特征,实现空间重组。在此过程中,场域编码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形态功能编码,作为一种描述图像形态学特性的技术,集成了多种算法,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以罗马火车站为例,李飚教授展示了如何利用数字技术,通过模块化设计,探索城市设计的生成方法。同时还分享了团队在数据程序开发方面的最新进展——ArchWeb B/S系统架构。该系统将服务器后端工作转化为用户熟悉的浏览器界面,实现了建筑设计的数字化与可视化。该系统支持用户根据个人喜好生成带有图片特征的参数化模型,并直接进行AI渲染,极大提升了设计效率与质量。李飚教授表示,他们正致力于将这一系统转化为公共资源,为建筑设计师和学者提供更多便利与支持。
讲座后半部分,李飚教授展示的AI技术引发了广泛兴趣。他强调,AI在建筑学中的作用远不止于效果图展示,更重要的是如何利用AI效果图探索建筑学所需的空间组合。此次讲座不仅让师生们领略了数字化技术的强大魅力,还揭示了其在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中的无限可能。
唐芃教授聚焦于中国传统历史地段,这一具有系统性尺度层级的领域,她通过精细地解析各层级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各空间要素自身的构成,运用数字编码技术,精准地描述了各个空间要素本身的特征和它们之间的几何与逻辑关系。从建筑立面风格的捕捉、街巷形态的构建、空间肌理的解析,到传统街道连续性的探索以及公共空间尺度层级的量化评价,唐芃教授详尽地展示了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等数字技术的强大应用。她指出,这一研究领域横跨建筑学、统计学、控制论、计算机图学、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多个学科,要求研究者具备跨学科的视角与综合运用的能力。唐芃教授特别强调,在研究中,数据的挖掘是核心,它涉及到从各种已知数据集合中发现模型、提取概要和导出值的过程,这是研究的基础和关键。此外,她还强调了信息转换、分析还原利用以及构建数据驱动保护工作流程框架的重要性。面对历史地段保护中的诸多挑战,如形态描述、规则提取与转译、以及不同尺度建筑遗产的系统性保护等,唐芃教授深入探讨了数字技术在其中的应用。
讲座最后,唐芃教授与大家深入探讨了传统村落调研的要点,强调了空间肌理、街道形态的曲直开合、宅基地选择以及建筑与地块占据形式的重要性。同时,她也提出了当经验式建造与个体化建造逻辑相遇时,如何巧妙应对的课题,为未来的研究与实践提供了宝贵的思路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