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烟台大学杜德省著作《体面劳动理论及其当代中国实践研究》简介

发布日期:2024-08-23    作者:社会科学处     来源: 马克思主义学院    点击:

 

内容简介:

劳动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历久弥新,意义深远。体面劳动作为全球性目标,已成为国际社会和中国政府的共识。如何让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不仅是一个实践问题更是一个理论问题。在当代中国的现实语境中,“激活”马克思的思想资源,发掘体面劳动的内涵要义、方法特征、价值取向,不仅能帮助我们准确理解当代中国体面劳动的现实境遇与原因特征,也能为我们探寻未来中国的体面劳动实践之路提供有效的理论指引和实践指导。本书站在马克思主义胸怀天下、情系劳动人民的崇高立场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不仅在体面劳动的当代中国语境中阐发马克思思想,而且在马克思思想视域中研究当代中国体面劳动,通过辩证地审视当代中国体面劳动的进程,提出了既符合中国现实又蕴涵理论深度与实践厚度的未来路向。

该著作《体面劳动理论及其当代中国实践研究》入选“中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文库”,由烟台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年12月出版,得到北京大学孙熙国、浙江大学刘同舫、东北大学田鹏颖、上海师范大学何云峰等专家学者联合推荐。

作者简介:

杜德省,法学博士(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烟台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兼任山东省高校哲学政治经济学教学研究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发展问题、网络意识形态建设。主持完成省部级课题2项、厅局级课题8项,参与国家及省部级课题4项,出版专著2部,参编著作(教材)4部,在《求实》《学术论坛》《云南社会科学》及Frontiers in Psychology等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荣获全国学校共青团优秀科研成果奖、全国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工作优秀论文奖、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思想政治教育类)、山东省高校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优秀科研成果奖等省级以上科研奖励20余项。

著作目录:

导论

第一章 概念辨析与问题所在

第一节 何为体面劳动

一 体面劳动的概念提出

二 体面劳动的科学内涵

三 体面劳动的核心意蕴

第二节 体面劳动的现实悖论

一 劳动成果的高尚

二 劳动者地位的卑微

三 悖论存在的实质分析

第二章 体面劳动的理论溯源

第一节 经济学的体面劳动所指

一 古典经济学: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

二 现代经济学:劳动是财富创造的要素

第二节 社会学的体面劳动含义

一 中世纪神学家:劳动是上帝的旨意

二 马克斯·韦伯:劳动是人的美德和义务

第三节 哲学的体面劳动内蕴

一 古希腊:劳动提供生活必需品

二 黑格尔:劳动是人自我确证的本质

三 马克思:劳动是人类自由之源

第三章 体面劳动的马克思思想意

第一节 马克思体面劳动思想的文本源出

一 萌芽:对“体面的行动”意蕴的原初阐发

二 形成:对“异化劳动”不体面本质的揭示

三 发展:对“过度劳动”不体面状态的批判

第二节 马克思体面劳动思想的理论内涵

一 尊重劳动是体面劳动的本质所在

二 保障权益是体面劳动的基本要求

三 消解异化是体面劳动的根本途径

第三节 马克思体面劳动思想的理论特质

一 在批判中诠释并丰富发展

二 坚持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

三 思想的生成融合着人的情怀

第四章 体面劳动在当代西方的回应

第一节 “魔幻世界”造成人劳动的不体面

一 卢卡奇对工业社会“物化现象”的揭露

二 列斐伏尔对日常生活“全面异化”的批判

第二节 “虚假意识”助长人劳动的不体面

一 马尔库塞对丰裕社会“精神痛苦”的呐喊

二 哈贝马斯对科学技术“合法统治”的袪魅

第三节 现代社会劳动不体面的“病理诊断”

一 异化已成为“常态”

二 消费异化是“集合点”

第五章 当代中国体面劳动的现实透视

第一节 当代中国体面劳动取得的成就

一 “翻身做主人”让人劳动体面

二 “丰衣足食”带给人劳动体面

三 “共享发展”使人劳动更体面

第二节 当代中国体面劳动面临的挑战

一 劳动“失尊”:“观念”影响着劳动

二 劳动“失权”:“资本”宰制着劳动

三 劳动“失本”:“消费”支配着劳动

第三节 当代中国体面劳动的牵绊因素

一 观念更新引发了价值观的多元碰撞

二 全球化扩张增强了资本的霸权地位

三 消费主义造成了人的自我认同迷失

第六章 当代中国体面劳动的未来路向

第一节 弘扬劳动精神是体面劳动的思想基础

一 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二 尊重劳动是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

三 辛勤劳动是当代中国的鲜亮底色

第二节 建立劳动产权是体面劳动的制度保障

一 劳动产权是劳动者的“天然权利”

二 劳动产权的核心是“剩余索取权”

三 劳动产权的实现具有现实可能性

第三节 重构劳动认同是体面劳动的价值指领

一 劳动认同是对“自我存在”的确证

二 劳动认同是纾解“消费主义”的途径

三 劳动认同需要捍卫劳动者的主体地位

结语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