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由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主办,烟台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承办的第六届汉语词汇史青年学者论坛在我校召开,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广州大学、烟台大学等15所高校的多位专家学者及硕博研究生受邀参与。
11月2日上午,在清华大学邱冰教授的主持下,论坛正式开幕。烟台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董晔教授、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主任汪维辉教授、浙江大学文学院副院长真大成教授先后致开幕辞。
董晔院长对各位专家学者的莅临表示热烈欢迎,指出本次论坛对于推动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发展的重要性,介绍了烟台大学和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的基本情况和办学成就,并预祝论坛取得圆满成功。汪维辉教授介绍了往届汉语词汇史青年学者论坛的开展情况,指出本届论坛涉及论题广泛、内容丰富,对本届论坛的顺利召开寄予厚望。真大成教授指出本届论坛研究论题和模式方法与前几届有很大创新,希望本次论坛取得丰硕成果。
上午第一场小组汇报由烟台大学张文冠教授主持,广州大学王毅力老师《粤方言“洗澡”义动词的共时分布与历时演变》、烟台大学张文冠老师《汉越词与汉语对应词词义比较研究及其在教学中的作用》、四川大学王长林老师《再说“措大”》、烟台大学王凤娇老师《北大简《妄稽》“廉不籤籤,教不勉兌”考释》、河北大学杨振华老师《汉语“完备”义词的历时演变及其原因》分别予以展示,发言结束后浙江大学真大成教授、广州大学王毅力副教授、李登桥副教授先后对本场各位学者的发言汇报进行点评,与会学者对此展开讨论。
下午两场汇报先后展开,由烟台大学李登桥副教授主持,北京语言大学游帅老师《方俗语词考释中平行互证法的适用性问题例析》、湖州师范学院墙斯老师《词汇类型学对语义演变研究的启发——以“节”为例》、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刘燕林老师《句法-语义界面视角下汉语使役句产生模式研究》、浙江师范大学卞威老师《从词法和句法差异看“出”的语义双指向性》、韩山师范学院景黎黎老师《近代汉语中“的话”的准标句词功能及其历时演变研究》、安阳师范学院江永凤老师《单音动词“使”的用法发展及双音化过程》、北京电子科技学院李天宇老师《汉语综合性动词的历时演化:路径、动因和普遍原则假设》、中央财经大学李沫老师《满语动词tuwambi(看)的语法化及其类型学意义》分别予以展示。在小组讨论环节,清华大学张赪教授、邱冰教授以及烟台大学袁健惠教授、张文冠教授、王凤娇教授先后进行点评讨论。
论坛的最后,真大成教授主持了闭幕式。烟台大学社会科学处副处长袁健惠教授对此次论坛的报告进行了总结,指出本次论坛涉及范围广,讨论十分充分,并对参与此次论坛的各位青年学者给予了高度肯定。最后,下届会议主办方代表广州大学王毅力副教授发言,诚挚邀请各位专家学者参加第七届汉语词汇史青年学者论坛,并进行了交接仪式。
本届论坛的成功举办,离不开与会专家学者的热情参与,论坛主题多元,讨论热烈。参会者们纷纷对论坛的举办给予充分的肯定,认为收获颇丰。该论坛为众多青年学者搭建了一个宝贵的交流平台,使大家能够分享各自的学术成果,共同探讨汉语词汇史领域的前沿问题,为汉语词汇史的研究注入新的活力。